春节马上就要来了,各类网站和社交平台的“红包大战”让不少人都加入了抢红包行列,每天都有好多红包可以抢,大家抢得都很开心。不过也别大意了,这些红包中不乏一些假红包,很容易让人因辨别不清而落入骗子圈套。部分假红包会窃取手机用户的隐私信息,并趁机植入手机木马偷流量吸话费,甚至盗刷银行卡。
红包没抢到手反倒没了800元
网友刘先生在一次微信抢红包中,因为误信了一个抢红包链接,导致被骗了800元。刘先生说,当晚微信群里有人发了红包链接,那条链接写着某某公司,他没多想就点了进去,然后显示抢到了200元钱的现金礼包。但是这200元现金和其他红包不同,没有直接打到刘先生的零钱包里,而是要求他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信息。犹豫了一下,刘先生还是照做了。没过几分钟,刘先生就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根据提示,刘先生立即输入了短信中的验证码。结果,刘先生收到的不是红包确认消息,而是信用卡被刷走800元的短信通知。
明明抢到了钱却被扣了200元
网友贺女士被拉进一个群,然后就有人开始发红包,她下意识地就抢了,拆开发现里面是200元。按照微信的红包规则,好友发来的红包,一点击拆开,红包里的钱就自动存进了微信零钱包,在这个界面上,可以直接退出,钱留在微信零钱包内,也可以点击“直接转账”,将钱提现到微信绑定的银行卡中。贺女士点击了直接转账,要将200元红包提现,输入支付密码后,张女士立即收到了一条短信提醒,短信号码正是微信绑定的那张银行卡所在的客服号码,内容显示贺女士银行卡里的钱被支付出去200元。
民警提醒:警惕六类红包千万别碰
第一类: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
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而事实上,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中,不需要繁琐地填写个人信息。
第二类:分享链接抢红包是欺诈
有些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加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点击右上角举报即可。
第三类: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
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一起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第四类:高额红包不可信
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因此如果收到比如“666”、“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假的。
第五类:警惕“AA红包”骗局
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
第六类:拆红包输密码恐有诈
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开时却要输密码,那就要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