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情介绍。
蒸湘区是2001年区划调整时,以原郊区为主组合而成的新区。总面积110.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91万,下辖雨母山、呆鹰岭2个镇,蒸湘、红湘、联合、华兴(高新区托管)4个街道。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标县市区”“落实开放崛起等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县市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等130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区位优势明显。市委、市政府等主要党政机关坐落于此,是衡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322国道、S315线、西外环线、衡枣高速连接线纵横交错,潭衡西高速、衡邵高速贯通其中,城区主干道解放大道、船山大道、蔡伦大道穿行而过,构筑起了外联内畅、便捷舒适的交通网络。自然山水独具。距城区仅10公里的雨母山3A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城市绿肺”和“衡阳后花园”。景区内有自然景点16处、人文景点33处。存有全国唯一祭祀帝喾的寺宇——帝喾祠,相传为舜帝南巡到达衡阳为祭祀帝喾而建,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赤松观、雁雨寺为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商贸繁荣兴盛。我区商业综合体93万平方米,6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总部经济企业8家、专业商品市场11个。万达广场、泰阳电器、晶珠广场、弘阳广场、红星美凯龙与杉杉奥特莱斯、步步高等商贸中心构建城市最大的商圈。杨柳汽车销售街区是湘南地区最大的汽贸城。产业发展兴旺。拥有土桥村翠冠梨、临江村菁香桃等10余个农产品品牌。规上工业企业达35家,以衡钢为龙头的钢管及深加工产业链有相关企业42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销售额达180亿元。金融业蓬勃发展,聚集金融机构34家。城市环境宜居。全市第一个省级文明城区,人文氛围浓厚,南华大学、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等6座高校坐落其中。区内30余个高品质住宅小区星罗棋布,提升了居住品质,积聚了旺盛人气。文旅资源丰富,奇石文化博物馆、艺术家部落、十里荷塘等文旅休闲基地备受青睐。
二、经济指标。
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68亿元,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10.76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94.58亿元,增长3.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0%,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50.2%和49.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3、1.9和1.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06849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7%。
省、市、区定35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在2024年度省政府重点工作综合督查中,我区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典型经验做法受到通报表扬。扎实推进稳就业强保障,成功举办招聘会6场,提供就业岗位13764个,达成就业意向33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