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站2月发布的信息被各大媒体网站进行转载92次,凤凰网转6次,网易转6次,和讯网转5次,其中“蒸湘区:一天天美起来的环境 让居民脸上写满幸福”新闻受媒体关注……
想了解一个集体,要从他的细节开始。走进“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站,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个细节都印刻着“责任”二字,每项工作都由“责任”高高擎起。
展示政府形象——我们有责任
信息化时代,政府必须紧跟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群众。为此,从2007年起,区委、区政府强势推进,依托区政府信息化办,高起点、高标准启动了“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站建设。
“我们要建一流的党政门户网站!”肩负重托,自组建以来,网站牢记责任,追求品质,借鉴先进经验,多次改版升级,调整栏目设置,丰富网站内容,完善网站功能,把这一“政府之窗”打造得亮亮堂堂。
“政务公开”“公共服务”“ 政民互动”“行政审批”“商务经济”“旅游文化”……打开门户网站首页,全区的最新动态、工作重点尽收眼底。为及时传递政府信息、反映区情区貌,网站坚持站在各类信息的最前沿,工作人员主动将上、下班时间提前、延后,在他们的工作日程表里从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
推进阳光政务——我们有责任
进入网站首页会发现,该网站不仅将区政府相关工作内容纳入,还涵盖了区委和人大、政协、群团等机关单位工作内容,并链接到各区直部门、各乡镇街道,这就是“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站建设所秉承的“大政府”网站阳光政务架构理念。
树立“一盘棋”思想,党政门户网站参照省政府网站指标体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打造电子政务平台,建立起全覆盖的阳光政务框架体系。根据门户网站具有直接面向公众的特性,网站努力建设政务信息公开的第一窗口,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上政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政务公开页面和栏目,定期和及时发布各类政策、文件、通告等。市民通过登录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栏目,可以很便捷地查询信息公开内容,了解政府机构的设置、规章、职能、重点工作、重要文件、人事任免等相关信息。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网站还开辟了专题栏目进行服务宣传,介绍事件的背景材料和有关知识,解读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报道工作进展情况。目前,网站同时建设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单位子站12个,网站工作人员每天严格审核各上载信息,技术人员克服设备老化等制约,精心维护和制作,畅通和优化了阳光政务渠道。
服务百姓生活——我们有责任
搭建一条政府与百姓之间沟通“无障碍”、服务“零距离”的政民互动“连心桥”,网站为此孜孜以求。点击进入门户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会看到“查询平台”、“在线办事平台”、“互动平台”、“咨询投诉平台”等服务栏目。网站提供了行政许可办事事项148项,非行政许可办事事项15项,服务类事项57项,全面覆盖个人从出生到教育、结婚等,企业从注册到缴费、注销、破产等全过程。同时按服务个人、服务企业、服务三农分为30大类,另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军人、学生、教师、公务员等8类特殊人群开通了“绿色”快速办事通道和户籍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交通出行等49项场景式服务。用户可以根据主题分类快速找到服务事项,非常方便地获取该事项的办事指南、在线申请途径等具体服务。
2012年改版上线的网站整合了教育、交通、社保、住房等13大主题的服务资源,将政策法规依据、审批流程、咨询投诉答复情况整合到公共服务栏目下,在进行页面设计、场景设计时,做到不超过三次点击可找到查询内容,为用户提供了极大便利。每个公共服务事项除了包括办事指南、表格下载、投诉咨询等内容,还有常见问题解答,细致地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既方便市民查询,又体现了“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倾听民生民意——我们有责任
“雨母山绿道建设要注重细节。”“建议做好教育局网站的信息公开。”“最近在组长拿了一个惠农补贴存折,不知道怎么查询,还有以前的那个惠农存折还有用不?”……每天清晨,“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的政务信箱总能收到几封网友的来信。
区委、区政府从打造网络服务平台和探索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入手,从疏通党群政民沟通渠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着眼,坚持从唠叨话语中体察社情民意,从尖锐批评中挖掘真知灼见。突出“在线访谈”、“书记区长信箱”、“咨询投诉”等互动栏目的设置,给广大网民开辟了表达意愿、网络问政的多个渠道,真正形成了群众在那头向政府传递所思、所想、所需,政府在这头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的良好机制。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年共收到各类投诉建议171件,处理171件,确保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抓落实”。
民意诉求能否通过网络表达?群众的困难能否得到真正解决?成为广大网民最关心的事情。为进一步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及时、有效地办理网民意见和建议,我区制定了《蒸湘区网络舆情处理制度》,健全和完善了网上舆情搜集和快速反应机制,下发了《关于加强网络舆情和网民意见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并成立了区网络舆情办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舆情信息、督查督办、效能监察三个小组,分别把关网络舆情动态、督查督办回复建议、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建立健全了网络舆情检测机制、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制订了受理—办理—回复—跟踪反馈的网络舆情和网民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流程。组建了一支人员达58人,辐射乡镇、涵盖各部门的网评员队伍,专门从事网络宣传和网络评论工作,形成了“一个中心,全面辐射,整体带动”的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