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
红湘街道坐落于衡阳市中心城区,车水马龙,商贾云集。
这里是衡阳市的文化教育中心,南华大学、市艺校等知名大中专院校置身其中;这里是衡阳市的现代商贸“制高点”,全市首屈一指的商业步行街、步步高购物广场、创新创业园区等纷纷在此落户;这里是衡阳市的交通要冲,解放西路横贯东西,红湘路纵贯南北……
红湘街道让人“点赞”的不仅仅是这些先天的码头优势,还有化优势为胜势的思路与战绩。
去年以来,蒸湘区红湘街道主动适应新常态,强化招商引资服务,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区域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聚焦为民服务,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以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为契机,铸造社区品牌。
抢占现代商贸“制高点”
“抢抓‘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把红湘打造成为衡阳市现代商贸‘制高点’。”3月1日,蒸湘区委书记周玉梅在红湘街道调研时说,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大集团、大公司、大品牌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入驻,聚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已有几十家知名企业入驻,建成后将成为衡阳市最大的商业步行街。”3月17日,衡阳市商业步行街销售中心前人头攒动,好不热闹。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集酒店、办公、商务、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总投资50亿元,是红湘街道在建重点项目之一。
此外,海通国际广场、合胜广场、衡阳伊电创客园—易创空间、富丽美食文化街等多个重点项目正稳步推进。
为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红湘街道积极招商引资,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其他领导为组员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实行点对点精确招商;开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规划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服务。同时,街道通过财政投入、向上争资、投融资公司融资等多种渠道,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全力支持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红湘街道提供的优质投资服务,吸引到众多投资者青睐。去年,该街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共25.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6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5.9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2.6%;街道规模工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任务,综合目标考核位列全区前茅。
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据背后,浓缩着红湘街道干群真抓实干求发展的智慧和汗水,一个繁华的现代商贸中心正款款走来。
争作为民服务“贴心人”
“贴民心,聚民意,惠民生,努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蒸湘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喜洋的话语暖人心田。长期以来,红湘街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
“以前做什么事都需要家人帮忙,现在很多事自己就可以做。”家住衡祁社区的居民柏海为肢体一级残疾,行动十分不便。2015年12月,街道出资对其房屋、卫生间进行了无障碍设计和改造,极大方便了他的生活。
为更好地服务残疾患者,红湘街道与蒸湘区残联康复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上门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服务。同时,街道还为649名持证残疾人建立了基础信息数据库,积极落实各类补贴、救助金。据统计,街道发放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贴共155户,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58名。
“肩扛责任,情系百姓,我们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红湘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安平如是说。
3月18日,吃过晚饭后,南华社区党员志愿者王昱蓉像往常一样来到邻居家,辅导颜祺做功课,这一坚持就是3年。今年读三年级的颜祺,自幼父母离去,靠爷爷奶奶打零工维持生活,十分贫困。王昱蓉得知情况后,主动向社区为他申请到了低保,还结成“一对一”教育辅导。“王阿姨就像妈妈一样,我觉得自己很幸福。”颜祺懂事地说。
在红湘街道,志愿者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以学校示范为带动,南华大学组建了多支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扶老、助残等活动;以“爱心超市”为据点,免费为社区“三无”、残疾和生活特困人员定期发放生活必需品;以文明创建为引导,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开展交通劝导、无偿献血等活动,为城市服务添砖加瓦……
铸造社区建设“金字招牌”
3月8日,从衡祁社区办公大楼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场趣味乒乓球比赛点燃了居民的热情。“现在社区文体设施一应俱全,休闲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环境也更加优美。”衡祁社区居民刘阿姨高兴地说。
红湘街道以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强对社区办公用房、服务设施的规范和升级。去年以来,该街道先后完成衡祁、学院路等社区新建办公用房工作,并按照社区“三位一体”要求对室内外装修、结构布局等功能进行完善。
联合新村社区和南华社区,把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作为金字招牌打造,优质、高效完成了办公用房、服务设施的规范和升级,并被评为衡阳市首批“样榜社区”,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社区品牌建设应衬着社区的发展,我们既要面子上‘漂亮’,更要底子上‘扎实’。”红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晴自信地说。
为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合新村社区建立起职业介绍服务队,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2015年10月,在街道、社区领导帮助下,退伍军人秦华参加了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培训班。回来后,他与妻子租来一个门面,开起了早餐店。如今,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走上新的岗位,我一定会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努力回报社会。”退伍军人秦华感激地说。
近年来,该社区将“双拥”工作作为品牌化建设的中心来抓,不仅建立了健康保障服务队,为优抚对象免费体检、健康上门服务;而且建立了家政服务队,在物业、保洁及用水用电等为优抚对象提供低价或无偿服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联合新村社区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社区”和“湖南省充分再就业模范社区”,“双拥”工作已经成为该社区的一大“品牌”。
红湘街道在社区建设当中,涌现出一批“品牌”社区:南华社区志愿服务遍地开花,衡祁社区帮扶困难群众温暖人心,学院路社区“三清三建”成效显著……
为百姓幸福加码。红湘街道把幸福码在百姓日益富足的口袋里,码在困难群众的心坎里,码在社区居民享受到的优质服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