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母山:“中心花园”花竞开

蒸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zhengxiang.gov.cn                    发布时间:2017-05-0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记者行走在雨母山景区,只见这里花团锦簇,绿树掩映,布局均衡,景致优美。


    主题:和美雨母,祈福之旅


    雨母山风景区与中心城区相隔近9公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雨母山海拔238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0%,素有“雁城绿肺”、“衡阳市中心花园”之美誉。


    雨母山作为蒸湘区乃至全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名片,如何抓好保护建设、推进旅游?这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记者从蒸湘区获悉,该区将抢抓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城郊接合部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的机遇,围绕“和美雨母,祈福之旅”这一主题,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高眼界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位策划、高规格招商、高手段融资、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全力做好“山”文章。


    定位:文化高地、生态高地和产业高地


    近年来,蒸湘区以雨母山风景区为核心,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仅建设了赤松观,维修帝喾祠和雁雨寺,还新建了雨母绿道、艺术家部落、百万花海艺术庄园等一批休闲景点,初步形成了以雨母绿道为主线,以美丽乡村为亮点,以雨母小镇为枢纽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新格局。去年,景区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收入6000万元,并成功创建3A级景区。


    3A级景区显然不是雨母山风景区的终点。


    “雨母山风景区的定位是,成为雁城未来的文化高地、生态高地和产业高地。”蒸湘区委书记周法清说,将依托雨母山的丰富资源,深入挖掘“和文化、根文化、善文化、孝文化、雁文化”等文化底蕴,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把雨母山打造成为全国闻名、全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在推进雨母山开发中,蒸湘区把生态建设贯穿于规划始终。目前,雨母山镇的乡镇总体规划、旅游景区规划以及产业、土地等规划都在紧张制定当中。蒸湘区委副书记、区长袁谷平介绍,该区将坚持科学分区、合理布局,突出“城乡融合、清新自然、休闲颐养、宜居宜业”等特色,将雨母山镇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小镇。


    在景点布局方面,除了帝喾祠、雁雨寺、赤松观等传统景点外,还将依托雨母山艺术家部落、野生动物园、百万花海艺术庄园等,打造开发“寿、福、家、爱、乐、趣、奇、珍、思”等“特色游园”。


    景区的打造,离不开文化软实力和高品位的策划。为传承乡土文脉、宣传“和美雨母,祈福之旅”,该区将组织一批文化名人、艺术达人写雨母、画雨母、拍雨母、唱雨母、演雨母,还将举办“雨母旅游文化节”、“山地车挑战赛”等活动,让社会各界深刻感受雨母文化的实力、雨母生态的魅力。


    项目:“建设热土”如火如荼


    走在雨母山镇新竹村鲤鱼塘“美丽乡村”示范小区的水泥路上,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屋舍,一处处极具乡土化、生态化的舒适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令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蒸湘区突出项目引领,服务旅游发展,整个雨母山成为了项目扎堆的“热土”。目前,不仅“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内环西路也已进入扫尾阶段,帝喾广场已开工,拟建的野生动物园完成选址,景观大道举行了奠基典礼,续建的雨母小镇二期正在规划。


    要将“雨母山风景区”这个大项目建设好,钱从哪来?


    区委、区政府将实施专业包装、市场运作,建立招商奖励机制,在全区形成“老乡回故乡,引老板来养老,引善人做善事,引名企创名牌”的招商氛围,以“国字号、总字号”为目标,让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来雨母山开发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争国资、引银资、招外资、聚民资、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项目资金问题。


    着眼新观念、新创意、新突破,整合资源,加强规划,用好政策,着力让村民变市民、市民变村民、老乡变老板、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
同时,该区还将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坚持严控规、优环境、创品牌,确保景区建成后能够高效益经营,实现农民增收、村里增资、企业增效、投资增利、政府增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