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蒸湘动态 > 图片动态

让雨母山绿道成为蒸湘形象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蒸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zhengxiang.gov.cn                    发布时间:2014-03-06                   
 
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喜洋调研雨母山绿道建设
 
 
仔细询问水系植被种植情况
 

镶嵌在青山绿水间金灿灿的油菜花

 
随处可见的自然风光
 
生机勃勃的田园气息
 
   
    试着想象一下置身于这样一种场景中:迎面扑来的,是带着芬芳的山土气息和雨后清凉的清新空气;传入耳内的,是簌簌的风拍树梢声,哗啦啦的溪流声,此起彼伏的鸡叫与狗吠;目之所及,是蜿蜒曲折的小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是小块大块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金灿灿的油菜花,是清澈而恬静的静静流淌的柿江河,是顺水而建点缀其间的凉亭、小桥、弯滩,是遍布河岸、林间、田野的骑行幽径……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
 
    随着即将开建的雨母山绿道,这样一幅令人向往、心旷神怡的长轴画卷也将徐徐展现在市民和游客的面前。
 
    3月5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喜洋一行从南华大学新校区的衡州大道路口出发,顺着柿江河,穿行于河边田间小道,从下游往上游方向一路走来,实地踏勘沿途近十公里的环境现状。一边仔细询问绿道建设的规划和难点,一边商量着将废弃的村庄路、羊肠小道适度整修改成绿道,将旧厂房、废弃建筑稍作翻修作为休息点、服务驿站等。 
 
    林喜洋要求,绿道建设要因陋就简, 尽量保留清新质朴的自然气息;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资源;要加快绿道路基的建设和施工;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景点,体现特色。充分运用雨母山自然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特征,将旅游、登山、健身、自行车赛道等有机结合起来,与农家乐、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努力把绿道打造成市民休闲健身之道,当地老百姓的致富之道,也让雨母山绿道成为我区形象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尹熙明、副区长陈硕果、彭顺利,区水利局、区农办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相关链接:绿道是一种“带状公园”,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体、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
 
    即将开建的雨母山绿道由南北线和环山线组成,先行启动南北线建设。雨母山南北线绿道沿柿江河、灵山渠水系走向,途径二塘村、新中村、竹雅村、灵山村四个自然村,全长约10公里。主要按照郊野型绿道特征设计建设,依托水系两侧现有的堤坝和村、组便道布局,以沿途河流、小溪、山脊等自然廊道为依托,建设2~3米宽绿道道路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如停车场、休闲服务驿站、观景台、农家乐、公厕、垃圾点等。绿道采用通行的彩色橡胶沥青路面,局部点缀自然石板路面、卵石路面和仿木路面。道路两侧栽植高大乔木,以乡土树种为主(樟树、水杉、柳树等),原生态植物予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