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zhengxiang.gov.cn 发布时间:2014-04-04
在爱心超市免费“选购”所需生活用品 (王平 摄)
一杯开水,为过往市民送去温暖
爱心企业——蒸湘腾月工艺厂生产车间一角
3月的蒸湘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在雨母山乡灵山村灵山广场边,一片“爱心林”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和关心,由“爱心人士”出资购买的樱花树、桂花树等树苗,在60余户“爱心家庭”的精心栽培和照顾下,如今已吐出来一片片绿芽。
“爱心家庭”的家长们通过行动,把对自然对环境的关爱“幼苗”栽种在孩子的心中,让他们从小就将“雷锋精神”植根在幼小的心灵里,学会做一个对植物有爱心,对生活有爱心,对社会有爱心的人。
在蒸湘区,爱心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润着土地、花草和人们,给人温暖和感动。该区通过“爱心超市”、“爱心岗亭”、“爱心企业”、“爱心助学”、“爱心妈妈”等平台,汇聚社会正能量,在全区形成了一股股强大的爱心磁场,集聚起众多蒸湘儿女的爱心,一种人人学当爱心使者的暖流在全区汇聚、交融、壮大……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堪称民生样板的“爱心超市”。
在蒸湘区辖管的社区(村)里,除了其他日常机构设置,必备一间“爱心超市”——独辟一间房子陈放大米、油盐、面条、棉被等多种生活用品,以免费为“三无”、残疾、特困人员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爱心救助。
自2008年首家“爱心超市”亮相联合新村社区,经过三年的试点运作以及全面推广。目前,“爱心超市”在全区社区(村)实现100%全覆盖,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独具一格的民生工程。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的‘爱心超市’,实际上已成为方便困难群众生活的‘便民超市’。
在“爱心超市”的启发下,蒸湘区立足不同困难群体的需要,打造了多样化、大众化的系列爱心品牌。如该区积极组织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活动,面向社会招募了360名“爱心妈妈”,分别与408名留守儿童结对认亲。“爱心妈妈”担任“代理家长”,做孩子们情感上的知心人、学习上的指路人和生活上的呵护人。
平台是基础,是阵地,也是依托。只有搭建好平台,才能把爱心活动落到实处,并细化、实化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投放在区内主要广场、路口设立的“爱心岗亭”就是蒸湘区爱心平台,它为热爱公益的志愿者提供平台。
每年在春运或寒暑假等客运高峰期,中心汽车站的爱心岗亭格外引人注目,岗亭里一群戴着“小红帽”的爱心志愿者成为旅客的得力帮手:提行李、信息咨询、免费饮水……每一样都贴心为旅客设想。平时,突逢下雨的人们可以到爱心岗亭借雨伞,初到衡阳的人能够在爱心岗亭得到信息帮助,劳累或口渴的环卫工人也能够到爱心岗亭里歇息、喝水。
有接受过帮助的人在爱心岗亭的意见本上写道:爱心岗亭爱心传播的原点,在公共区域尽可能为大家提供便利,是雁城文明的城市窗口。
搭建爱心平台离不开志愿者,1200多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就是蒸湘区爱心平台的“大本营”;他们通过平台表达爱心,传播爱心。
蒸湘区飞翔饮用水厂厂长曾存粮是一名志愿者,他给呆鹰岭镇敬老院购买食用油、大米等物资,为他们免费送去饮用水,免除敬老院挑水喝的辛苦。在去年的旱灾中,曾存粮顶着烈日到缺水的乡村送饮用水。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生活中总会碰到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是人人愿意施以援手,施助者也会成为受助者。”曾存粮告诉记者。
以爱心为中心,一系列爱心品牌活动像一根根爱心的长绳,串起有爱心的个体,汇聚成“爱心洪流”,吸引、感染着更多的群众。一个个爱心平台一头连着爱心群体,一头连着受助群体,手牵手,心连心,形成有爱的温暖、和谐社会。蒸湘区积极弘扬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具体化、生活化、人本化,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感受最窝心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