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区司法局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统筹整合资源,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为建设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更好破解企业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区司法局积极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通过转换身份,切实发现并解决企业群众在办理业务中的疑点、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提升服务效能。
一、亲自体验服务流程
1.法律援助服务。2021年8月5日,刘前进同志前往法律援助中心办事大厅体验办事服务。上午,刘前进同志实地查看了法援窗口工作环境及业务办理情况,并化身工作人员,在办事大厅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并现场征求了群众的建议。随后,刘前进同志通过虚拟法律援助申请事项,把自己当作办事群众,全程体验现场咨询、准备材料、填写表格、窗口办理等办事环节。
2.人民调解员补贴发放。2021年8月13日,刘前进同志以工作人员的身份,亲自审核了人民调解组织上报的"以奖代补"案卷材料,根据涉案金额确定了补贴标准,将"以奖代补"支付凭证交由领导审核签字。刘前进同志还对人民调解案件录入系统进行了全过程学习和体验。
二、全面梳理堵点难点
1.在法律援助服务体验过程中,刘前进同志发现:一是办事大厅感应门反应特别不灵敏,给前来办事群众带来不便;二是申请法律援助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网上办理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并不知晓网上申请的平台和流程;四是有办事群众反映中午三个小时休息时间太长,希望能像政务中心这一类窗口单位一样调整上班时间,方便来访群众办事。
2.在人民调解员补贴发放体验过程中,刘前进同志发现:领取补贴需要调解员亲自过来在"以奖代补"支付凭证上签字,这给某些年龄较大、家住偏远的调解员带来了不便。
三、聚焦问题优化服务
1.迅速检修办事大厅感应门,并检查法律援助服务大厅的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2.对当事人申请办理法律援助的材料做到一次性告知;接待当事人要转变观念、换位思考,在回复用语上要提升专业素能,根据群众的年龄、知识结构等不同,既要说专业的话,也要说老百姓能听明白的话;
3.加大对"湖南智慧法援平台"的宣传力度,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4.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办事的"问题清单"变成服务高效、体验顺畅的"满意清单";
5.参照其他窗口单位调整法律援助中心上班时间,并在醒目位置进行告示。
6.针对年龄较大、家住偏远、交通不便的调解员,采取签订委托书代为领取的方式,在委托书上明确案件数量和领取金额、代领人、附个人身份证明等信息资料,杜绝他人冒领,确保补贴发放到人民调解员手中。
下一步,区司法局拟在全局开展"走流程"工作,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对本单位所有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过程体验,进一步研究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