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广场上新建了充电桩,就在我家旁边,只要扫扫二维码,就可以给电瓶车充上电了,充满了还能自动断电,方便又安全,以后在这儿充电放心多了!”提起新安装的充电桩,红湘街道锦绣雁城小区的居民王叔叔竖起了大拇指。
一直以来,充电难、充电不方便等问题成了困扰辖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为此,很多居民向街道、社区反映,建议增加充电桩,以便就近充电。在接到居民的诉求后,红湘街道高度重视,各部门协同配合,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项目建设,主动“向前一步”,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尽快让居民充上“安全电”。
针对这一难题,红湘街道应急办主动“出击”,联合物业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重点排查电动自行车违规进楼、“飞线”充电、消防通道堵塞等现象。通过“线上宣传+线下行动”,发动辖区内党员参与自治管理,清理了小区内的僵尸车辆,挖掘可利用空间。
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收集居民充电需求,与第三方安装公司一起组建了“充电桩安装推进小组”,围绕充电桩的选址、数量等方面进行多次协商。有部分居民区通道狭小,经多次实地勘查,最终定下方案:对封闭式小区停车位进行“微改造”,增设停车棚与共享充电桩,开放式居民区盘活“小角落”,安装独立轻便充电桩,缓解“充电难”。
“微改造”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各社区党总支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等方式开展宣传,引导居民养成安全的充电习惯,解锁充电新体验。
“充电桩虽小,却是消除安全隐患、方便居民生活的大事。充电棚新建完成后,不仅有效解决了违规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夜查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劝阻,推进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长效化。”红湘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总结经验,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继续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始终将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己任,打造安全、有序、温馨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