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区“十三五”城镇发展规划

蒸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zhengxiang.gov.cn                    发布时间:2016-05-31                   

蒸湘区“十三五”城镇发展规划

 

根据蒸湘区“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加强领导,把握机遇,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抓手,创新发展模式,深入贯彻“海绵城市”发展理念,变城市的一般性规划建设为提升品质、塑造特色、彰显城市精神的创新发展,变强调城市的相对独立建设为城乡统筹协调的跨越发展;更加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实际出发,构建市场化、互利性、内生型的城市发展机制,推动蒸湘区城区建设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一、总体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呆鹰岭片区的提质融城,带动全区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升级。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全面覆盖、适度保障、权责结合、互助共济,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综合保障能力。

二、工作思路

(一)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

按照呆鹰岭纳入《衡阳市“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主城区建设篇章”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呆鹰岭镇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区融合发展同步的问题,引领呆鹰岭镇衔接新城、有序拓展、全力提升城镇化统筹协调发展水平。加快老街改造,加速构建美丽城镇与现代农村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新型工业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建设城市布局合理、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科技新区”重要承载区。充分利用解放西路、呆鹰岭老街及建设中的船山西路等交通要道构建呆鹰岭镇“三纵三横”的交通枢纽,破解融城瓶颈。按照中心城区标准,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进一步提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区域交通规划建设,完善城乡公路网络体系,加强城区、集镇、村舍间的交通联系,改造升级全区城乡道路,构筑各镇之间“半小时交通圈”。推进城市道路改造提升,以城市主干道和过境道路为重点,逐步完善道路网络,提高城市交通能力。以船山西路、解放西路、衡州大道、蒸水南堤风光带以及雨母山景观大道等重点基础设施向近郊延伸为契机,对接衡阳市城市发展远景规划,高标准、高效率地推进城市主干道建设。对接华新开发区主次干道,重点推进延伸至长湖片区、蒸水南堤风光带的长湖街、长丰大道、光辉街、二环西路、蔡伦大道、文化路等城市干道建设。对接全市旧城改造升级,推进石塘路、向蒸路、群益路等老城区路网建设及改造升级道路两侧闲置土地的开发。“十三五”末,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东西横贯、南北畅通,功能完善的城市路网。加大公共停车场(位)的规划建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位)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2、打造“城区综合管廊”

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将城市建设重心从地上设施建设向地下设施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转移。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由规划局牵头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组织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资金方面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可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具有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管廊的集约化管理,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雨中看海”的顽疾,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拉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3、完成社区提质改造

按照市委市政府“三清三建”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我局将根据市里统一安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我区29个社区提质改造工程,提升社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

(三)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强城乡统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美丽城镇

加快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配套的规划、建设、管理与评价等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按照“街区建设、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和城市补充”的思路,积极打造雨母小镇和呆鹰岭融城新镇。雨母小镇按照4A级名胜风景区的标准打造,以东阳铺街为中心,东至雨母山景区景观大道北线,西至雨母脚下,南至“百万花海艺术庄园”,北至岳临高速(S61),面积约2平方公里,推动形成以雨母山核心景区为轴心、以百万花海艺术庄园为龙头、以雨母山绿道为主线、以雨母旅游小镇为联结的“一点一线三片”休闲旅游格局;呆鹰岭融城新镇引进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行业等企业,提高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以承接沿海中小企业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促进呆鹰岭中小企业园升级转型,做大做强;通过产业经济带发展,促进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城镇集聚,加快城镇周边人口就地城镇化, 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2、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村电气化、水利景观化、客运公交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完成村组路网实现水泥路硬质化、沟渠硬质化,建立健全各项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开展多姿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全力将雨母片打造成衡阳的生态保护区、城市休闲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东阳小镇打造成特色旅游小镇。呆鹰岭镇以呆鹰岭镇老街为轴心打造美丽小镇,以松陂村、土桥村为主搞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争取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序化”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住房、环境、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文明村镇”、“美丽村庄”。2016年完成45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十三五”期间完成21个美丽乡村两委办公用房、文化广场及村容整治等建设任务。

(四)完善住房保障系统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构建起以商品房为主体、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补充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区别对待、分类供应”的住房解决机制。加大要素保障力度,落实保障房源。通过多渠道筹措落实住房保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需要。依法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加快实现住房公积金全覆盖,充分发挥公积金制度在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方面的长期作用。鼓励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运用政策优惠引导,实行压降房价,广推房源销售。推进征地拆迁货币化安置与实物安置相结合的模式,鼓励货币化安置。2016年内完成蒸湘区第二批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工作。

三、主要措施

“十三五”时期规划目标与建设任务,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环境,更好地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提升规划实施保障能力。

(一)分解目标任务

对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分解,明确牵头股室和工作责任,并将之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股室要深化细化落实计划,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期限,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大项目带动”战略,做好“十三五”期间全区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含续建项目),执行行之有效的“五个一”(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分管领导,一个责任股室,一套工作班子,一套推进措施)的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确保项目实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规划纲要指标体系的统计和评价制度,确保数据权威准确、科学合理。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评估等第三方评估机制,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

 

 

                                蒸湘区住建局

                              2016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