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蒸湘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注重统筹谋划,强化制度设计,推动高效落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为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一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次,全面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取得实效。2024年5月至6月,蒸湘区组织年轻干部赴浙江大学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领略“新质生产力”奥妙,运用经济学思维,探究“调查研究”秘诀,触摸“数字经济”发展脉络,感受“数字化改革”成果,探索“新形势下干部法治思维建设与法律风险防范”要义。二是压实法治建设责任链条。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纳入各镇(街道)、相关单位平安建设考核体系、绩效考评范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职务任免、职级升降、交流培训、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法律从业者的教育、管理、引导,确保政治方向坚定,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注重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法治工作队伍,着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政法铁军。三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召开2024年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2024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组织5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公开述法,其他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书面述法,周密部署、科学分工,使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法治建设“一盘棋”思想。
(二)优化职能职责,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一是继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对蒸湘区门户网站多个栏目进行页面布局优化、栏目精简整合,完成模板更新和全面改版,基本建成政务公开网上目录标准化体系。2024年蒸湘区门户网站共更新信息1877条,积极发布解读类信息,解读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共49篇。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回复处理各类信件86封。二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2024年共受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项目49287件,其中网上办件31890件,现场办件17397件,接受群众电话、网上、微信咨询52435人,现场接待24341人,按时办结率100%。为新设立1850家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免费邮寄48次,免费复印打印9584人次。三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着力打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政务服务模式。5月我区对政务中心进行提质改造,窗口增加至28个,已进驻23个部门及企业。不断优化“一窗受理”,高质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建立五专(专区、专窗、专人、专评和专督)及帮代办机制,除农村建房、社会保障服务两项,其他15项均正常受理业务共27794件。成功搭建区级“一网通办”系统组织架构,涉及19个区直单位,认领351项事项并完成人员、流程配置,已正常受理业务共1326件。2024年,针对企业用工需求,蒸湘区举办了“岗为媒”高校毕业生暨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等17场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1048家企业参加,提供了27933个就业岗位,达成意向人数4212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730余份;举办了8场“直播带岗”,387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9893个。我区建立了集用工备案、社保、就业登记于一体的数字劳动关系管理体系,使劳动关系、就业、社保数据互联互通,一次性提交资料,就能实现养老、工伤、失业三险同参,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同时办理,避免企业来回奔波。
(三)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一是规范行政决策制度。严格执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在充分调研、吸纳民意、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集体讨论决定,坚决做到重大决策必上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必向区委常委会报告。全年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20次,集体研究讨论重大事项、重点项目120余项,法制审核部门全程参与,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均依法、按程序实施。全年审查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等发文400余件,会议纪要55件。审查政府合同25件,审查部门法律文件20余件,审查备案规范性文件1件。二是完善法律顾问体系。认真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参与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构建完善由法制工作人员、公职律师、社会律师和专家等组成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体系。完善列席会议机制,在履行保密规定基础上,邀请相关领域法律顾问列席党委、政府各类重要会议,切实发挥法律把关、政策把控作用。对党委、政府文件前置审核时,同步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建议,确保文件内容合法、程序合规,落实基层减负文件精神。邀请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参与信访接待、执法监督、普法宣传等活动,最大程度发挥法律顾问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作用。三是积极履行复议应诉职能。2024年全区新收行政复议案件99起,受理91件,办结80件,其中纠错19件,调解和解18起,维持率达75%,全区行政执法水平较往年有所提升。共办理行政诉讼一审案件18件、二审案件6件,确保以区政府为被告的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100%。四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2024年开展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清理1次;开展国务院宣布失效文件的清理工作1次;开展偶数年规范性文件清理一次,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6件,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16件,宣布废止的规范性文件1件,并及时将清理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
(四)持续精准发力,推动执法规范有序。一是组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规范执法人员管理。8月底组织区直各执法单位人员参加2024年度湖南省第一次行政执法考试,10月份组织全区各执法单位新进人员及第一次考试未通过人员参加湖南省第二次行政执法考试,两次考试全区共271人通过,已逐级上报进行统一制证发证,并清理33名不在编不在岗行政执法人员。二是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素质。5月31日组织全区100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蒸湘区行政执法大讲堂(第一期),就行政执法部门职权职责争议解析这一主题开展培训。9月26日组织复议诉讼率较高的几个区直部门及乡镇街道参加蒸湘区行政执法大讲堂(第二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三是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4年12月对区直行政执法部门及市管部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按普通程序办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评查,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全覆盖,全流程监督。
(五)聚焦关键领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深入推进“即享”法律顾问工作。在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基础上,2024年创新推出“即享”法律顾问工作法,指导村(社区)法律顾问从“粗放型”服务向“精细化”服务深化,让群众真正即时享受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即享”法律顾问工作法获评2024年衡阳市“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督查工作,制定服务清单,明晰权责,强化督导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法律顾问补助给付、奖励激励、续聘解约的重要依据。完成全区54个村(社区)续签法律顾问合同,确保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延续性。二是做优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区法律援助中心2024年共受理430件案件,其中刑事案件213件,法律帮助案件82件,民事案件135件,接待来访咨询482人次,来电咨询510人次,做到应援尽援。区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参与调解医疗纠纷21起,调解成功21起,涉及金额304.62万元,无“医闹”“医暴”等社会恶劣现象发生。严把人民调解员“入口关”,实行“以案定补”奖惩激励机制,引入“即享”法律顾问力量,推进全区人民调解工作更趋专业化、规范化。三是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有60名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创业班学习,48名社区矫正对象已结业。选派一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参加省社区矫正局开展的社区矫正技能大比武,在案例分析项目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开展社区矫正案件交叉评查工作,我区迎查案件60件,不合格案件0起。
(六)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提升普法实效。一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对照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年终述法等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区委常委会、中心组理论学习等会议的“第一议题”。2024年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参学率、报考率、参考率、通过率均到达100%。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寒暑假返乡大学生“送法下乡”、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安全教育日、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月、宪法宣传周等固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法律九进”活动,2024年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40余次,派发资料3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400余次。不断增强普法宣传实效性与吸引力,开展直播普法2次,其中“典”亮生活蒸湘司法相伴民法典宣传活动,线上直播观看次数超过1700次、获赞8000余个。三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配合衡阳市司法局在我区呆鹰岭镇建设衡阳市民法典法治宣传示范带,设有互动展示、民法之路、民法历程、民法长廊、伴民同行五个重要版块,共有14个宣传主题、4个人物雕塑和3个小雕塑,吸引众多群众前往学习打卡;更新蒸湘区法治文化广场的设施和内容,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蒸湘区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重视。少数单位领导干部对于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欠缺,街道和区直部门安排法治专题学习次数有限,没有一一对照《衡阳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落实学法,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缺乏学法意识。二是部分单位对党政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性有待提高。个别部门未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未及时通过本级政府网站或者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三是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单位未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也未通过本级政府网站进行公开,对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决策主体、事项范围、决定程序、法律责任没有进行明确,不利于行政相对人了解情况。部分部门未设置法律顾问,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未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可能存在法律风险,进而引发政府公信力下降等问题。四是执法力量有待增强。部分行政执法单位行政执法人员数量偏少,相关单位人员对于执法资格考试不够重视,考试通过率有待提升。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思路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强宣传,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一是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谋划部署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区依法治理的自觉性,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定期组织相关单位领导干部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提高领导干部对法治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三是增加学习频次,街道和区直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法治专题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包括《衡阳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等,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参与学习。四是建立学法机制,要求领导干部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必须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并形成书面的学法记录和决策依据,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法习惯。
(二)增强党政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性。一是明确责任清单,制定党政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详细清单,明确其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包括组织领导、决策部署、工作推进、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强化信息公开,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通过本级政府网站或者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政府行政运行和职权行使更加公开透明。一是制定决策目录,各单位应根据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通过本级政府网站进行公开,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决定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方便行政相对人了解和监督。二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政府各部门都应设立法律顾问,明确其职责和工作流程,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必须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并形成书面记录,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防范法律风险、提高决策科学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依法行政业务培训,邀请法律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重点培训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四)完善执法人员队伍梯队建设,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一是充实执法队伍,根据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和执法需求,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调剂等方式,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中,提高执法力量。二是重视资格考试,加强对执法资格考试的组织和宣传,提高相关单位人员对执法资格考试的重视程度,激发其学习和考试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执法协作和配合,实现执法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在遇到重大执法任务时,可以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
特此报告。
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