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4月29日在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胡玉彬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就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开展情况
蒸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19年5月挂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政策法规,按照职能职责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推动全区退役军人事务高质量发展。
(一)严格落实优待抚恤法规政策,浓厚退役军人尊重尊崇氛围
一是严格落实优抚优待政策。按政策标准发放抚恤金、医疗保障金、重点优抚对象慰问金。通过农商银行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监管平台,每年为85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及时足额发放优抚抚恤金1000余万元。及时足额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保障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用,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每月为军休干部(职工)发放工资津贴,每年发放各类优抚抚恤资金共计2000余万元,确保优抚抚恤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常态化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积极配合市双拥办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设5个迎接点位,每年"八一"建军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官兵,为官兵送去12万元慰问物资。常态走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每年为困难退役军人发放帮扶解困资金30余万元,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三是全面开展光荣牌悬挂工作。根据上级统一安排部署,以重点优抚对象领导上门悬挂,一般对象依托镇(街道)村、社区上门悬挂的方式全面铺开光荣牌悬挂工作,共悬挂11000多块光荣牌,形成参军光荣、退役光荣的社会价值取向,营造了尊崇军人军属的社会新风尚。
(二)不断拓宽移交安置和就业创业渠道,积极助力经济会发展
一是认真做好接收安置工作。深入开展"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一站式"办理,及时将春季、秋季返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接收落户到位,按时将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到位。严格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和省、市文件精神,采取"阳光"安置原则,依据档案打分排名高低先后顺序选岗,实行政策公开、办法公开、程序公开和结果公开,积极与编办、人社对接,起草安置方案,及时召开安置会议,2019年至2023年共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转业士官73名,确保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按时安置到全额事业编制岗位。二是扎实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积极推动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和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加大退役军人学历提升教育政策宣传,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提升教育。三是全面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始终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工作费,不断加大就业服务、教育培训、税费及贷款等优惠力度,鼓励并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每年举(协)办了3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参与招聘企业共计100余家,参加人员达7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共1400余个。
(三)深入开展权益维护和矛盾问题化解,全力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一是坚持定期研判稳定形势。每月召开涉军稳定形势研判会,排查梳理不稳定因素及潜在风险隐患,梳理出重点人员34名,均已落实领导包案机制,常态调度镇街做好人员的政策解释和稳控工作。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准备,完善预案、充实力量、落实责任,第一时间做好劝返和稳控等工作,未出现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形。二是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做好信访矛盾的化解,近年以来,共承办来访3000人次、来信来访90余件;签订息访息诉协议书8起;受理的信访件办结率为100%,90%以上的矛盾问题得到化解,退役军人信访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涉军群体满意度颇高。信访态势总体平稳。三是加大退役军人关爱帮扶力度。及时为家庭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子女发放一次性资金帮扶助学金。引导退役军人子女珍惜父辈当兵荣誉、激发学习报国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军人职业受尊崇、退役军人受尊重的良好氛围。
2019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被评为综治先进单位,2020年被市里评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优秀单位,2020年,张彦同志被评为湖南省爱国拥军模范个人。2021年被退役军人事务部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被评为政法工作先进单位、争资储项先进单位,2022年、2023年被市里评为移交安置工作优秀单位、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优秀单位,4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服务体系建设未全面达标。目前已经基本按照"五有"要求推进体系建设,但相关配套设施没有完全到位,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镇、街和村(社区)编制人员尚未配备齐全,场地设施还有局限,离上级提出的"五有"要求还有差距。部分街道服务站建设进度缓慢,没有定编定岗,服务站站长身兼数职,导致工作精力有限,部分工作完成标准不高。区服务中心场地面积尚未达标,一定程度影响建设质量,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院外办公,工作经费保障相对不足。
2.军休服务管理难度大。蒸湘区现有军休干部24人,无军籍军休职工64人。目前,军休干部、职工的生活、医疗待遇均已落实,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军休干部、职工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前期,因机构改革,办公场地受限,未能协调到合适的场地建设军休服务机构,导致在落实军休干部职工政治待遇服务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在组织军休人员开展活动、沟通交流,发扬军休人员特色特长和落实军休干部、职工政治待遇工作上还有较大差距。
3.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全区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过多,主要集中在两参人员、转业志愿兵、伤残军人、政府安置士兵4个重点群体和存在诉求个案重复上访人员,虽然信访量高位回落,但还有个别老上访户常有闹访缠访,上访不断。一是部分"两参"人员、志愿兵和企业军转干部等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利用政府"求稳"的心理,采用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要时节上访或极端方式向政府施压,增加了接访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二是涉及到各职能部门的信访案件,由于涉退役人员产生的安置、养老、医保、待遇等信访问题由来已久,大多数都是当时的政策、程序不完善而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要彻底解决相当困难,涉及部门多,资金体量大,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成效不明显,缠访闹访高居不下。三是信访形式趋于多样化。当前涉军来信来访的形式已不局限于个人来信来访,联名信、匿名信、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的现象也明显增多。此外,涉军群体在联络方面,也从过去的手机联系发展到利用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跨地区非法串联聚集活动,一些上访对象为达到目的,言行激烈甚至采取对抗性行为,要挟政府解决他们的不合理诉求。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多且成因复杂,化解比较困难。随着参战及涉核退伍军人身份审核工作的展开,极有可能成为信访问题的新诱因,目前,信访稳定形势虽然可控但仍需要高度关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运行能力。在"五有"(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按上级要求,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印发的《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清单》要求结合实际,指导基层坚持问题导向,对标服务清单,通过试点先行、现场观摩等方式,不断规范服务流程。组织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知识竞赛等,提高基层人员服务能力素质。完善督查机制,建立定期讲评制度。持续推进基层人武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一部一站",紧密协作,进一步理顺镇街级武装部与服务站组织领导、机构运行、督查检查等机制,提升基层服务保障水平。
二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权益维护。不断健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运行管理,打造"戎耀·衡州"志愿服务队伍品牌,引导退役军人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在急难险重的时刻发光出彩,加大"最美退役军人"典型宣传活动。持续开展退役军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坚持每季开展一次全覆盖退役军人诉求摸底,落实信访工作,"13712"机制、信息预警、应急处置、信访首办等制度措施,严防新增信访问题累积。持续开展重复信访集中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专项工作,强力推进重复信访集中治理、积案化解,提升退役军人信访事项办结质量。
三是加强军休服务机构建设。根据上级政策要求,成立军休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干高效、便于服务的原则设置、调整军休机构。加快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为军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置会议室、活动室、阅览室、荣誉室等场所。前期,对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经与蒸湘街道办事处协调,拟在局办公场所三楼建设军休服务机构,确保军休服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五年多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的要求和全区退役军人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认真听取主任、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制度,加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思想政治引领、合法权益维护和矛盾问题化解工作,为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积极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