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统计改革与发展之年,蒸湘区统计局在市统计局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着力推进统计体制改革,强化统计队伍建设,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4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科学统筹、细致认真,全面完成统计调查任务。
1、创新思路,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我区第三次经济普查在区经普办的周密组织下,各级经普办高度配合,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并且呈现出普查方式新、工作效率高、普查质量好的工作特色,首次采用以大学学生为主的专业数据采集队伍;率先完成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在全市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中,差错率处于全市各县市区最低,获得了市经普办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经初步汇总,全区共有法人单位2321个,产业活动单位820个,个体经营户11941户,准确摸清了我区经济家底,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数据。
2、严肃认真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
今年以来,我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落脚点,统筹安排了专业间的岗位调整,准确、及时地完成了2013年年报和2014年定期报表任务,客观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开展了城乡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随机抽选了我区50户家庭户作为调查样本登记收入和消费账目,并以此推断全区总体情况,取得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等数据,更好地满足政府研究制定城乡统筹政策和民生政策的需要。还较好地完成了妇女儿童两纲监测的数据搜集和评估报告、开展了城乡划分工作、小微企业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等各项调查任务。
(二)周密部署、突出重点,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1、加大专题调研力度。2014年局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共到部门、乡镇和企业调研40余次,局机关干部职工到企业开展调研活动人均不少于6次,最多的达到20多次。每月重点走访了衡钢集团、崇盛商贸、钢管工业园区等“四上”企业,详细掌握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写出专题分析20余篇,撰写《蒸湘统计月报》四期,为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工作建议。
2、开展“一套表”联网直报违法违规和不规范报送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对指令报送和冒名报送行为进行了清理,申报停产退出的规模工业23家,贸经企业15家,同时狠抓新增企业申报审批,全年共新增“四上企业”25家,其中工业企业1家,贸经企业9家,建筑房地产企业9家,服务业企业6家,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覆盖更全面,有效地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3、为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准确的数据测算和实现程度情况监测。建成小康蒸湘是我区未来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局作为统计数据监测单位责任重大,为使小康各项指标能如期完成,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走基层、下企业、测数据,定期写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为全区小康数据瓶颈的解决提出了较多地建议和意见,被区委、区政府采纳并运用,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4、积极推进各类考核工作的数据评估。在政府绩效考核、为民办实事、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等多项考核中,统计局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对考核指标实行跟踪服务,确保基础工作走列全市前列。
(三)推行考核、完善制度,不断完善统计监督机制。
1、积极推行绩效考核责任制。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确保统计数据质量,2014年对局机关全体人员和乡镇街道统计站实行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各乡镇街道专职统计员由原来的1名增加至3名,统计站人员增加2人,有效地规范了人员管理和资料管理,较好地改善了统计办公环境、强化了统计服务质量。
2、努力谋划乡镇(街道)统计站创省、市级先进示范站工作。以雨母山乡统计站和呆鹰岭镇统计站为先进示范点,带领红湘街道和联合街道进行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同时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对统计站建设给予了经费、物资和人员上的大力支持,目前这两个统计站建设已初步达到省级标准。同时,长湖乡统计站和蒸湘街道统计站已获得“全市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3、努力提升统计法制宣传。一是利用各类培训、会议、座谈的机会,组织统计人员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二是狠抓企业联网直报的直报率,逐年取消联网直报的代报行为,同时严格审批把关新增“四上”企业的标准,要求相关专业人员需到现场核实和指导企业申报工作。三是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2014年我们以统计法治建设和统计执法为工作主线,对全区近30家单位、企业开展全区统计执法检查,被检查单位名单提前向区纪委和区优化办备案,在区党政门户网上进行了公示。存在轻微违法行为18家21起,其中统计数据虚报行为9起,瞒报12起,18家企业写出了整改措施。同时派人参加了全市统计执法交叉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各企、事业单位统计意识逐步增强、统计法律法规均能遵守、统计报表质量有所增强,但也存在人员变动频繁、统计口径掌握不牢的问题。
(四)紧扣主题、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区统计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区委活动办的要求,环环相扣、扎实推进。在活动第一环节,局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以召开座谈会、填写评议表、群众提、互相议的方式共征求到“四风”意见25条。第二环节中局领导班子之间、与上级领导、中层干部、普通党员间均开展了深入的谈心交心;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深入查摆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局主要负责人亲自起草和修改整改材料,先后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局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会上领导干部坦诚相见开展相互批评,既有辣味,又见真情,达到了预期目的;为联点村(社区)解决了办公用房、办公电脑、助学金及安装了1台独立电表等4个实际困难。第三环节中是整个活动的点睛之笔,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服务。为使整改落到实处,局党组把制度建设作为扫除“四风”积弊治本之策,建立健全了《蒸湘区统计局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把反对“四风”成功经验长效化、把科学有效经验做法制度化,确保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得到加强和巩固。
二、面临的不足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第二次经济普查以来,尽管我区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2013年我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5.08%,上升了8.33个百分点,但从纵向来看还存一定不合理性,我区与国家、省、市第三产业占比分别相差11.02、5.27、1.41个百分点。
(二)统计基础薄弱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部门、乡镇街道、企业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强。今年我局对乡镇街道统计站人员待遇情况作了专题调查,发现乡镇(街道)统计人员无编制、待遇低的较多,大部分身兼数职工作量大,造成一些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统计人员留不住的局面。
(三)统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统计部门承担对上级负责、对当地进行评价、考核、监督的责任,既要当裁判员又要当运动员,这种体制不仅影响了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作用的发挥,甚至使得统计调查的独立性、数据的真实性和统计的权威性受到严峻挑战。